2024/4/20 星期六
  • 站内搜索: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张文革:旌德乡村振兴的弄潮儿(多图)

张文革:旌德乡村振兴的弄潮儿(多图)
发布时间:2021/11/6   浏览量:849
——记安徽千草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文革

 
作者:汪金兰(旌德县农业农村水利局)
 
张文革,男,1968年生,安徽省旌德县白地镇汪村村民。从本世纪初开始,他就痴迷于中药材种植,刻苦钻研技术,科学种植驯化中药材,发展中药材规模产业,并先后成立了旌德县白地镇天毛山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安徽千草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逐步实现了中药材产业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21年前十个月,公司销售总额达500余万元。目前公司种植中药材黄精、白芨、重楼面积达1600亩,新开发的 “天毛山”牌九制黄精、黄精茶、黄精丸休闲养生产品3个。他自己先后发明了中药材种植加工方面四项专利,并相继获得“安徽省百佳新型职业农民”、“市科普带头人”和宣城市“2020年度最美扶贫爱心人士”等荣誉称号,真正成为一名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弄潮儿。

一次邂逅,确定了他与中药材产业的情缘

2000年,对张文革来说,是他人生中最为艰难的一年,从事了十年的烟花爆竹生意被取缔,家里维持生计的唯一出路没有了,那时孩子还小,家里负担很重,一时间他不知该何去何从,很是迷茫。但他非常清醒,没有盲目的去外出务工挣钱,也没有急切的投资新的生意,他总想着一定要稳稳妥妥的找条谋生的路子。于是,他骑着摩托车到浙江千岛湖、安庆、湖北等地四处寻找商机。那一年,他的摩托车从一辆新车变成了旧车。2001年,一次偶然机会,张文革在浙江的一个小镇上发现有五六户做中药材收购生意的人家,家庭很殷实,张文革从中看到了机会,于是从浙江赶往亳州,调查市场行情和销售渠道,这一调查更加坚定了他做中药材收购的决心,回家后,张文革立马开始了收购工作。


中药材收购生意一直很好,到了2003年9月份,张文革发现市场上加工后的中药材利润要比现在的收购翻了一倍,他就动起了加工的脑子。因为当时市场上没有专门的设备出售,他就用相机将别的商家的加工机械拍了下来,然后回家找机械厂制作,机械厂生产出来的设备虽然能进行加工,但还存在一些不完善,所以设备用起来不是很方便,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当时张文革一年中药材收购、加工的纯利润也有六万多元。那几年,张文革的生意一直都很红火。

 
钻研技术,增强业务创业能力



坚定信念,艰苦创业,逐渐成为创业带头人、脱贫致富的引路人,这需要胆识,更需要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2006年左右,因长期的采挖等因素,中药材收购出现紧张状态。一次张文革和圈内朋友们聊天,“现在中药材野生资源日益匮乏,如果谁能将中草药野生驯化做好,将来前景不可估量” 一位朋友的话惊醒了他。这话虽然是朋友的随口一说,张文革却听到了心里,回家后,他天天上山挖中草药,因当地白芨、重楼、黄精较多,市场需求量也较大,于是他决定就从这三种草药开始驯化。2006年10月,他将挖回的草药在自家田里种了一分地,从此,他每天都要去地里几趟,没事的时候,就坐在地边发呆,他想着他真正的事业就在这地里,看着这些草药,他就激动不已。



2007年春天,他自己种的三种中草药长势良好,他心想自己真的很幸运,驯化过程这么顺利。可到了2008年春天,地里中草药出苗密度高了,病虫害也多了,苗根部出现了烂死现象,这可急坏了张文革,他买了一些日常治疗药水喷洒,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于是他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到村里的几位老种植手和药农身上,老农们根据自己多年种植农作物和采挖中药材经验,将产生病虫害的根源找到了,并帮助张文革解决了苗坏死等疑难杂症。

 

攻克了技术难题后,张文革开始将三种中药材进行分种,2010年秋天,经过万千艰辛,他终于收获了200公斤白芨种。尽管只有200公斤,但在当时,全国还没有成功野生驯化白芨的例子,他成了野生驯化白芨第一人。

 

初尝甜头,张文革乘胜追击,2010年下半年,他相继流转了近二十亩土地,扩大种植规模。2013年,他开始带动周边群众种植中药材,成立了天毛山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

 

2014年秋天,张文革种植的2.8亩白芨开挖,亩产达到2630公斤,收益近百万元,鲜亮的成绩单,是对自己这么多年最大的肯定。这笔资金成为了他创业的第一桶金,也给了他无穷的力量。

 

质的飞跃,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


2016年是张文革中药材产业发展和做大做强的新起点。因为这一年他参加了旌德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中药材班学习。培训班上农业院校和院所的教授们精彩授课让他大开眼界,深深体会到培训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学习,才能适应市场变化,成为一名真正的高素质农民,才能真正把中药材产业做大做强。在授课老师安徽省农科院园艺所副所长董岭的启发下,张文革心里又有了新的想法,种植不是自己发展中药材的终点,加工、品种优选、标准化建设等是自己要继续努力的方向。也就是这年他创立了安徽千草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2018年张文革并被评为“安徽省百佳新型职业农民”,并继续参加培训学习。



在张文革带领和不懈努力下,2020年安徽千草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拥有2000平米生产车间和1900平米综合楼。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以科技为依托、以信息为平台、以品牌为先导、以产业为基础,建有中药材种苗繁育和示范基地320亩,香榧林下复合种植中药材基地1300亩。为防止中药材原料涨跌大的风险,从2019年开始公司投资购入清洗机、切片机、粉碎机、自动包装机、烘房等机械,成立产品研发和加工中心,并注册"天毛山”商标,建立自己的产品线上线下营销队伍,积极打造集林下黄精育苗、种植、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目前公司深加工产品有“天毛山”牌九制黄精果脯、黄精茶和黄精丸,主要销往苏、浙、沪等地,产品供不应求,受到消费者一致好评。从2021年1月到10月,深加工产品销售额达400多万元。下一步公司将继续开发研制新的休闲养生产品回报广大消费者和社会。

 

功夫不负有心人,张文革带领公司所做的贡献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公司先后获得“宣城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皖南特色药材品种选育与良种繁育试验示范基地”、 “多花黄精产地加工关键技术研究示范基地”、“安徽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宣城市生态文化科普教育基地””安徽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中国药通网优秀站点”、安徽省“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黄精产业国家创新联盟理事单位”、“宣城市产业脱贫优秀企业”等荣誉称号。

 

回报社会,争当乡村振兴的弄潮儿

“吃水不忘挖井人”, 张文革在自己创业致富的同时,没有忘记曾给予他帮助的乡亲,没忘记国家出台的好政策和回报社会,下定决心争当一名乡村振兴的弄潮儿。如今安徽千草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张文革带领下,产业发展蒸蒸日上。目前公司长年就近雇用农民工就业50余人,其中脱贫户5人。到2020年底公司辐射带动近1000户(其中脱贫户12户)从事中药材种植,面积达5600多亩,平均每户每年的中药材收入达近两万元。村里脱贫户54岁的吴银生就是其中的一位,吴银生的父亲曾是一位老药农,也是一位赤脚中医,从小的耳濡目染让他对中药材有所了解,在张文革野生驯化中药材时,他曾帮助张文革解决了不少难题。2013年,张文革开始不停地上门做吴银生的工作,希望他也能种植中药材发家致富,但那时的吴银生对生活看不到希望,一个单身汉无牵无挂,生活过的很糟糕,只想着老了进敬老院养老,是张文革一次次为他设想未来,绘制蓝图,他才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开始种植中药材,2016年,当吴银生的第一批白芨卖了46000元时,他捧着钱的手直哆嗦,他不敢相信,自己能挣这么多钱。现在的吴银生每天精神抖擞,因为自身的变化,一些贫困户也纷纷上门跟他咨询和请教中药材种植技术,一个崭新的吴银生站在了村民的面前。

 

一路走来,张文革同志将自己的事业与当地村民脱贫致富紧密结合起来,他不仅用自己的勤劳换来了家庭幸福和事业成功的双丰收,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感恩之心和担当作为,带领大家一起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张文革先后被评为“市科普带头人”、宣城市“2020度最美扶贫爱心人士”,他所带领导的企业也被授予 “宣城市产业脱贫优秀企业” 、“宣城市生态文化科普教育基地””称号。为进一步发展自己的产业和为乡村振兴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张文革还动员大学毕业的儿子张俊返乡加入自己的企业,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张俊分别于2018年和2020年参加了由旌德县农水局推荐的省乡村企业家培训和园艺班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面对当前所取的成绩,张文革同志充满自豪,但不骄不躁,感触较多,深知在乡村振兴大潮中,一人富不算富,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才是人生的追求所在。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安徽省中药材产业协会 电话:0558-5128208 地址:亳州市华佗国际中药城西门南侧100米
技术支持: 您是第位访客 公安备案:34160202000623皖ICP备16024724号-1
关闭